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的调控基因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为该菌主要的致病物质,由toxA基因编码.本文综述PEA的调控基因,包括正调控基因regA、regB、lasR、ptxR、vfr和负调控基因fur、ptxS.regA是影响toxA转录的主要基因.除lasR外,其余其因均在转录水平上通过regA调控PEA的产量.......
作者:胡晓梅;胡福泉 刊期: 2001- 03
-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肠道病毒(EV)血清型众多,引发疾病大多临床轻缓.重症感染包括脑膜炎、脑炎、心肌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症、新生儿毒血症等,临床上难与细菌性疾患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鉴别.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在5~24h内对肠道病毒感染作出特异性诊断,其灵敏度高于传统的病毒培养法,有利于医师们及时确诊EV感染并给予合理诊治,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开支.近年开发研究的Pleconaril是一种具有抑制EV增殖性能的药......
作者:曹逸云;董德祥 刊期: 2001- 03
-
免疫刺激序列CpG的构-效关系
免疫刺激序列CpG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其特征结构如CpG核心、侧翼序列及其回文、磷酸戊糖骨架等都对免疫刺激特性有重要影响.本文就其构-效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晋;熊思东 刊期: 2001- 03
-
汉坦病毒及所致疾病
汉坦病毒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的病原体,为布尼亚病毒科的一个属.已发现至少有20个血清/基因型,每型均有其特定啮齿类动物宿主,病毒种系发生与宿主种系发生密切相关.不同病毒型别对人类致病性不同,其损伤器官和病情轻重各异.已发现2种主要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和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汉坦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认识有了很大进展:病毒型别不断增加,病毒致病谱不断扩大.有证据表明,......
作者:罗雯;徐志凯 刊期: 2001- 03
-
淋病奈瑟菌分型的研究进展
淋病奈瑟菌(淋球菌)分型可追溯细菌的来源,了解其地域分布和流行情况,对淋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淋球菌分型方法有:营养、血清学、营养/血清学双重、植物凝集素、基因、耐药谱和质粒分型等.本文就当前的分型概况予以介绍.......
作者:郭光辉;朱道银 刊期: 2001- 03
-
急性中耳炎中病毒和细菌的相互作用
在急性中耳炎中,因上呼吸道有关病毒和细菌的相互作用使病症加重,病程迁延,抗生素治疗不能及时清除感染的细菌.其机制可能为病毒诱导产生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使抗生素在炎症部位的浓度下降,影响了白细胞的功能.不同病毒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
作者:顾士民;蒋伟伦 刊期: 2001- 03
-
丙型肝炎病毒5′-非编码区及其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病毒(HCV)RNA5′-非编码区(5′-NTR)由341个核苷酸组成,形成4个茎-环二级结构,5′-NTR二级结构及某些部分单链序列的核苷酸组成是病毒翻译起始的先决条件.5′-NTR中的大部分核苷酸序列组成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在宿主细胞蛋白质因子La自身抗原、eIF3、多聚嘧啶区结构蛋白(PTB)、多聚胞嘧啶结合蛋白(PCBP-1、2)等的作用下,形成复杂的翻译起始复合物,对......
作者:成军;陈菊梅 刊期: 2001- 03
-
Toll样受体与抗感染免疫
Toll样受体家族是新近发现的天然免疫受体,它们不仅泛特异性地识别病原微生物的结构成分,而且也为获得性免疫中免疫细胞的活化提供共刺激信号,因此在抗感染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Toll样受体与病原微生物结构成分的相应关系,信号转导途径及其他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作者:童善庆;陆德源 刊期: 2001- 03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流行与防治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自1983年发现以来已呈世界性流行.其流行的种类存在着地区差异,不同的场所流行的情况也不同.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要的产酶菌,但每种细菌的产酶情况都不相同.对于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流行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来进行防治.本文对产ESBLs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流行情况与防治作一综述.......
作者:熊自忠;朱德妹 刊期: 2001- 03
-
痢疾疫苗的研究进展
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卫生条件不能得到充分的改善、抗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决定了当前迫切需要研制痢疾疫苗.由于对痢疾杆菌致病机制和机体抗感染免疫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实用的痢疾疫苗上市.本文对当前世界上研究较为广泛的减毒口服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的构建原理及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王恒樑;苏国富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莱姆病的实验诊断
- 2 006肠道作为医源性感染的储菌库和来源
- 3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 4 人腺病毒36型与肥胖发生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
- 5 不产A毒素艰难梭菌的毒力
- 6 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7 中国人艾滋病毒感染者及健康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CCR5开放阅读框架区天然突变的对比研究
- 8 鲍特菌属基因组比较研究进展
- 9 002 戊型肝炎病毒从鹿到人的动物性传播
- 10 038 TREM-1是介导脓毒性休克的关键介质
- 11 树突细胞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 12 微生物基因组研究进展
- 13 第三期不明原因发热诊治进展学习班(会议预告)
- 14 耐药相关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基因变异
- 15 钩端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 16 细菌性脑脓肿的抗感染治疗进展
- 17 全身和黏膜免疫在小鼠感染中对百日咳鲍特菌和副百日咳鲍特菌的交叉保护作用
- 18 RTX的研究进展
- 19 人禽流感1例报告及分析
- 20 病毒感染中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