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莱姆病的实验诊断
本文简要地说明一些可供莱姆病实验诊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包括培养分离和组织中的直接检测、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估.......
作者:余传霖 刊期: 2003- 05
-
白细胞介素15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15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自然杀伤细胞生长、活化、分化的关键因子,可诱导记忆性CD8+T细胞增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并能和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协同作用,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在免疫治疗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炜;瞿涤 刊期: 2003- 05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与细菌的快速鉴定
用传统的方法鉴别细菌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48h)和复杂的程序,不利于细菌的快速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是近采用的用于细菌检测的生物质谱技术,可以对完整的细菌进行检测.这种技术以激光作为能量来源,将待测细菌的表面成分解析为离子,产生重现性很好的质谱图.将未知细菌质谱图与细菌质谱图库进行比较,可以达到对细菌进行鉴别的目的.此种质谱技术的应用,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宗科;张伟;陈西平 刊期: 2003- 05
-
TT病毒的分类及致病性研究
TT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肝炎相关病毒,隶属圆环病毒科,迄今已确认了至少28种基因型.目前,人们对TT病毒的致病性存在很大的争议,它对肝脏确切的致病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近的研究提示,TT病毒与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相关性,其开放阅读框架产物可损害肾上皮细胞.......
作者:吴新刚;陆淼泉 刊期: 2003- 05
-
衣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存策略
衣原体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多种疾病,临床上多以隐性、持续感染的形式表现,原因与其为了对付宿主免疫系统等方面所形成的不利环境而发展的一系列策略不无关系.本文就衣原体生存策略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俊龙;余平 刊期: 2003- 05
-
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沙门菌外膜蛋白的研究目前是个热点,运用分子免疫学技术和基因检测等手段,对沙门菌外膜蛋白进行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沙门菌外膜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及其致病性,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同时有助于治疗和预防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控制该菌的医院内感染.......
作者:缪汉强;李向阳 刊期: 2003- 05
-
空肠弯曲菌热稳定抗原性质及与周围神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热稳定抗原是空肠弯曲菌常用的分型基础.此菌某些血清型的核心寡糖外核结构与人周围神经神经节苷脂的结构相似.通过交叉免疫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可能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原因.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热稳定抗原的分子结构有两类:含高相对分子质量O多糖的脂多糖和缺乏高相对分子质量O多糖的低聚脂糖,但新的研究发现:空肠弯曲菌存在荚膜结构,并认为荚膜多糖可能为热稳定抗原的抗原决定子.......
作者:束晓梅;蔡方成 刊期: 2003- 05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应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进展
聚合酶链反应飞速的发展使其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重要工具,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其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和污染少使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对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方法学作一介绍,同时也讨论了此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其目前在病原体检测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蓓;沈立松 刊期: 2003- 05
-
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细菌能感应外界环境各种不同信号,调控菌体内相关基因表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原核生物中,其基本结构为一个组氨酸蛋白激酶和一个反应调节蛋白.由于双组分系统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与人类细胞的信号转导系统有本质的不同,因而在抗微生物感染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作者:秦智强;瞿涤 刊期: 2003- 05
-
黄热病及其病原的研究近况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由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易感人群,一旦暴发流行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了解黄热病及病原体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黄热病的流行与传播、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探讨黄热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新途径奠定基础.......
作者:邓永强;秦鄂德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细菌Ⅶ型分泌系统的研究进展
- 2 淋病奈瑟菌基因分型进展
- 3 烧伤重症监护室的多重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调查
- 4 CD63在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 5 医学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 6 丙型肝炎病毒阴性者接受多名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液后的转归
- 7 丙型肝炎病毒NS5区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8 067 霍乱肠毒素与霍乱丝状噬菌体有共同释放系统
- 9 026 同时测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病毒载量的新方法
- 10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不同疾病来源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杀伤作用
- 11 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中聚合酶链反应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 12 毛壳素显著抑制柯萨奇病毒 B3的体外复制
- 13 039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株及耐药株所致成人脑膜炎的比较
- 14 人类NRAMP1基因与分枝杆菌感染
- 15 小干扰RNA干扰丙型肝炎病毒RNA的复制
- 16 人白细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黏附、穿入和应答
- 17 从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防控中领略多学科间交叉、融合的重要性
- 18 噬菌体治疗细菌性感染及其限制因素
- 19 后基因组时代的病毒学
- 20 上海市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