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蛋白多态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Bio-HBV生物数据库,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聚合酶蛋白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方法构建Bio-HBV生物数据库,获得国际基因序列库中所有完整的聚合酶蛋白并进行比对,采用信息熵评价序列位点的保守性,结合BLOSUM90评分系统和PAML方法,寻找选择压力下的理化性质异常的氨基酸替换模式.结果rt266-271内频发理化性质异常的氨基酸替换,并且具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此外,还用生物信息学的......
作者:陈喆;朱悦;李亦学;闻玉梅 刊期: 2006- 02
-
问号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芯片的研制
目的研制并初步评估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赖型赖株的基因组DNA芯片.方法利用Primegens引物设计软件筛选出问号钩体赖型赖株全基因组中的特异性基因进行引物设计.对成功设计出相应引物的3290个基因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扩增,以纯化后的产物点样制备芯片.并用双色荧光杂交策略对芯片质量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共获得3290个基因产物用于点样.参考株自身杂交实验结果表明:该芯片有较高的点一致性、信噪......
作者:盛跃颖;史耀舟;何平;杨杨;胡宝瑜;赵国屏;郭晓奎 刊期: 2006- 02
-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是否存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其对气道炎症的影响以及与急性加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诊断明确的COPD稳定期患者,对其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菌学定量、定性分析,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痰液白细胞介素6(IL-6)、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结果46例中、重度COPD患者中,在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痰标本菌落计数>......
作者:张旻;周新;张杏怡;丁星 刊期: 2006- 02
-
BrdU标记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HEL细胞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以标记在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上的BrdU为示踪剂,研究病毒在受染HEL细胞中的移动过程;同时结合病毒蛋白pp65的表达探讨病毒复制、增殖的过程.方法以BrdU标记的HCMV(MOI=4)感染HEL细胞,分别选取感染后2h、4h、6h、24h及48h5个时间点的细胞,用抗BrdU单克隆抗体,研究病毒核酸的胞内定位;同时用抗HCMV蛋白pp65的单克隆抗体检测此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免疫......
作者:傅鹰;陈利玉;罗敏华;李建华;杨滔 刊期: 2006- 02
-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减毒疫苗诱导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2的转录
目的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驴白细胞减毒疫苗(DLV)免疫马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12(IL-12)mRNA转录水平与免疫保护应答的关系,揭示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及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建立马PBMC中IL-12mRNA转录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在不同时间点定期观察4组(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强毒株阳性对照组和EIAV自然......
作者:王盈;庄鸣华;魏丽丽;张晓燕;吴东来;王晓钧;相文华;沈荣显;邵一鸣 刊期: 2006- 02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及Flt3配体双表达核酸疫苗的小鼠免疫应答研究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和Flt3配体(FL)胞外段双表达核酸疫苗,并观察其免疫原性.方法分别将HBcAg、FL基因克隆入pJW4303载体,获得双表达核酸疫苗,体外转染293T细胞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分组免疫BABL/c小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HBcIgG效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HBcAg特异性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
作者:杨永林;李军;贺奇彬;邢益平;黄祖瑚 刊期: 2006- 02
-
腮腺炎病毒分离株(SP株)SH基因及其旁侧序列的初步分析
目的比较腮腺炎病毒分离株SP株与其他野毒株的序列差异,以确定其遗传特征.方法将2005年在云南省石屏县收集到的腮腺炎患儿唾液标本,于Vero细胞培养7d后观察病变并分离收获病毒,用血细胞吸附试验验证.同时提取病毒RNA,采用反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RT-nPCR)法从病毒RNA中扩增出SH基因及其旁侧序列,测序并以VectorNTI6.0软件分析.结果SH基因旁侧区序列分析表明:SP株与国内已知......
作者:马绍辉;张蓉松;刘龙丁;王晶晶;王丽春;杨文军;梁燕;杨子江;李琦涵 刊期: 2006- 02
-
35例艾滋病患者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后血脂代谢及颈动脉中层厚度的研究
目的研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患者经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activeantiretroviraltherapy,HAART)后所导致的血脂及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我院治疗并门诊随访的35例男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者,均接受相同HAART方案(d4T+3TC+EFV),平均年龄为38.5±15.3岁,平均抗病毒时间为24.6±17......
作者:张学祥;刘惜年;黄琴;沈芳;王江蓉;孙洪清;卢洪洲 刊期: 2006- 02
-
佐剂CpG-ODN与重组HBsAg疫苗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的免疫应答研究
目的以CpG-ODN为佐剂与重组HBsAg(rHBsAg)疫苗合用,研究其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HBVTg)小鼠模型的免疫应答效果.方法40只HBVTg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小鼠分别注射rHBsAg疫苗(单用rHBsAg组)、rHBsAg疫苗+CpG-ODN(试验组)、rIFNα-2b(IFN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经多次免疫HBV转基因小鼠,于免疫前、后不同时间采血,动态观察各组小鼠血清中HB......
作者:张卓然;杨淑凤;李炎;郑丛龙 刊期: 2006- 02
-
活的但不可培养的微生物
Colwell实验室在1982年提出活的但不可培养微生物的概念,他们发现将霍乱弧菌和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杆菌)转到不含营养物质的盐水中,经长时间的低温保存,细菌会进入一种数量不减、有代谢活力、但在正常实验室培养条件下不能生长产生菌落的状态,称为活的但不可培养(viablebutnonculturable,VBNC)状态[1].......
作者:陈鹏;贺翔鸽 刊期: 2006- 02
动态资讯
- 1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白细胞介素18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 3 双歧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和鉴定方法进展
- 4 人体皮肤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 5 RNAi作用机制与抗病毒研究
- 6 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的研究进展
- 7 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
- 8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
- 9 新发感染性疾病
- 10 16S rDNA扩增及测序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 11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ae基因及编码蛋白紧密素
- 12 动弯杆菌的研究进展
- 13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人类疫苗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14 模式识别受体与肝脏疾病
- 15 痘苗病毒天坛株载体研究与应用概述
- 16 抗结核活性化合物HY-152 E的作用靶点分析
- 17 钩端螺旋体遗传物质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 18 肺炎支原体P1蛋白的研究现状
- 19 结核分枝杆菌espK基因G-四链体核酸序列多态性与表达调控功能研究
- 20 RNA干扰的抗病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