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2012年第2期文章
  • El Tor霍乱弧菌双精氨酸转运系统功能单位的分析研究

    本文旨在分析ElTor霍乱弧菌双精氨酸转运(Tat)系统的基因簇构成,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确定其小功能单位.通过与大肠埃希菌Tat系统基因簇的基因同源性比较,推测霍乱国际测序标准株N16961的Tat系统基因簇构成;分别对霍乱弧菌Tat系统的基因簇进行单基因缺失、双基因缺失和全基因缺失,建立缺失株和回补株,并与野生株进行表型比较,进一步分析霍乱弧菌Tat系统的基因构成和小功能单位.结果显示,霍乱弧菌......

    作者:朱召芹;景怀琦;陈海丽;胡芸文;阚飙 刊期: 2012- 02

  • α干扰素和利巴韦林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的比较研究

    α干扰素(IFN-α)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临床治疗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标准方案.本研究以体外培养的感染性病毒HCVcc为研究对象,比较IFN-α和利巴韦林对HCV复制的影响,以及对干扰素调节因子9(IRF9)和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等抗病毒基因的调节能力.结果显示,100u/mlIFN-α显著降低HCVRNA水平,利巴韦林剂量依赖性抑制HCV复制,且IFN-α联合利巴韦林对HCV复......

    作者:杨猛;何胜菲;任浩;赵兰娟;戚中田 刊期: 2012- 02

  • 51例新生儿脐带血单纯疱疹病毒的检测

    为了解健康产妇顺产新生儿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情况,2010年11月~2011年6月于某地妇幼保健院采集顺产新生儿抗凝脐带血51份.提取新生儿脐带血单核细胞DNA后,利用HSV-1gD基因和HSV-2gG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并将阳性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确认,分析HSV感染阳性率.结果显示,51份脐带血HSV-1阳性12份,感染率23.53%;HSV-......

    作者:任鹏;姚娟;金艳;李法锦;汪晓婷;葛俊;江龙凤;赵蕾;吉阳;王明丽 刊期: 2012- 02

  • 伤寒带菌与胆囊癌形成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伤寒发病人数有所上升,每年大约有2100万人感染,近5%感染者会发展成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状态发展成胆结石的危险性很高,胆结石表面形成的生物膜有助于保持慢性带菌状态,进而可能发展成胆囊癌.胆囊癌比较少见,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发病率高,且女性胆结石和胆囊癌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多.慢性带菌状态不仅是胆囊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也是其他癌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本文就伤寒带菌状态与生物膜和胆结石的形......

    作者:高诗会;赵英伟 刊期: 2012- 02

  • 水源中肠道病毒及胃肠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人肠道病毒及胃肠炎病毒借助水体传播可能引起水源影响区域的疫情暴发.尤其对免疫力发育尚不完全的儿童和免疫缺陷人群,这些病毒感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因此,做好水源中肠道病毒及胃肠炎病毒的检测和监测,将对这些病毒所致疾病的防范和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针对水体中的病毒浓缩和检测所做的相关研究,包括从水样中浓缩、纯化病毒的不同方法及建立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培养基础上的病原检测方法.......

    作者:匡小舟;滕峥;张曦 刊期: 2012- 02

  • Transwell技术模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黏膜及其他屏障系统的应用

    近年来,由于Transwell小室能在体外模拟机体许多黏膜及生物屏障系统,如人生殖道黏膜、直肠组织黏膜以及血-脑屏障、血-视网膜屏障等,重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机体的过程,对HIV感染机体的机制研究极为重要,因而被广泛应用.目前,尚无有效抗HIV疫苗问世,因此开发能阻断HIV性传播的药物是有效途径之一.应用Transwell技术深入研究HIV穿透黏膜及屏障系统感染机体的机制,也能为HIV......

    作者:林光正;裘佳寅;刘叔文;李琳 刊期: 2012- 02

  • 隐球菌形态学变化及其致病机制

    致病真菌在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形态学变化,如菌丝形成.这种形态学变化有利于病原菌适应不同的外界环境,使其在宿主体内生存.外有荚膜包裹的隐球菌是隐球菌病的致病真菌.该菌可通过孢子吸人方式侵入宿主体内,其后又能通过增加自身荚膜厚度和形成巨大菌体来抵抗和逃避宿主的免疫防御功能.对隐球菌形态学变化意义的理解,有助于了解该病的致病机制,从而推动临床诊治发展.......

    作者:潘搏;陈敏;潘炜华;廖万清 刊期: 2012- 02

  • 树突细胞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树突细胞(DC)是已知功能强大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APC),能高效摄取、加工并呈递抗原给T细胞,同时上调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Ⅱ类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为T细胞激活提供协同刺激信号,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近年来对DC表面标记的研究揭示了更为细致的DC亚群分类,也推动了不同亚群DC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DC启动免疫应答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能促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激活,清除病原......

    作者:闫静静;张晓燕 刊期: 2012- 02

  • 手足口病的流行现状及挑战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所致的全球性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肠病道毒所致的手足口病在亚太地区频繁暴发流行,其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神经源性肺水肿致患者残疾和死亡.我国自2008年起每年发生全国范围的手足口病暴发流行,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暴发而致死亡的主要病原体.目前手足口病已成为我国各类传染病中发病数高的丙类传染病,给公共卫生带来严峻挑战.虽然绝大多数手足口病为自限性疾病,但......

    作者:朱启镕;曾玫 刊期: 2012- 02

  • Small rodent models of hepatitis B and C virus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esis

    Thenarrowhostrangeofinfectionsupportingthelong-termpropagationofhepatitisBandCvirusesisamajorlimitationthathaspreventedamorethoroughunderstandingofpersistentinfectionandthepathogenesisofchronicliverdi......

    作者: 刊期: 201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