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分型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研究
为了解2012年上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人源株和食源株的优势血清型及其毒力基因携带状况,本研究收集了2012年从上海市15个区(县)腹泻患者和食品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株,进行血清分型,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dh和trh基因。结果显示,854株副溶血性弧菌中,88.1%为血清可分型,89.8%为产毒株。O3∶K6、O4∶K8、O1∶K25、O4∶K68、O4∶K9、O1∶K36、O3∶K......
作者:陈洪友;盛跃颖;屠丽红;宋元君;张曦;陈敏 刊期: 2014- 01
-
结核分枝杆菌 GroEL1蛋白过表达的生理效应分析
为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热休克蛋白GroEL1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过表达所引发的生理效应,本实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个体形态,并绘制细菌群体生长曲线;药敏试验检测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药物耐受性;细菌攻毒BALB/c小鼠以检测细菌在体内的存活能力;通过病理切片观察细菌毒力。结果显示,GroEL过表达细菌菌体内核糖体数量显著增加,细菌生长分裂能力及群体适应能力提高,但对常用的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耐受性无影响......
作者:郝珂威;张鹭;何磊;刘丹;秦正松;王洪海 刊期: 2014- 01
-
布鲁菌omp19原核表达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布鲁菌方法的建立
本研究原核表达并纯化了布鲁菌脂蛋白Omp19,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对其免疫原性进行验证。采用Omp19作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羊种布鲁菌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检测90份羊血清样本,并与标准血清凝集试验(SAT)比较,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iELISA与SAT的阳性符合率为95.12%,阴性符合率为67.35%,Kappa值为0.6077。对2种方法进行McNemar......
作者:王娜;呼和巴特尔;崔步云 刊期: 2014- 01
-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微生物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考察与交流、梳理与整合和综合分析,在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途径”教学改革的基本框架下,设置了以《医学微生物学》核心课程内容为基础的传统课程模块,引入案例讨论和综合性实验等创新课程模块,配合新开设的选修课和专题讲座等补充课程模块,以及植根于科学研究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构建了《医学微生物学》“3+1”分段式本科课程模块体系,以期对推动《医学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及培养创新性人才有所贡......
作者:彭宜红 刊期: 2014- 01
-
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儿童和成人中的结核病诊断价值
为研究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试剂盒QuantiFERON-TBGoldIn-Tube(QFT-GIT)在中国(属结核病高发、卡介苗高接种地区)成人和儿童中的结核病诊断价值,入组临床怀疑结核病的儿童和成人患者各60例,进行QFT-GIT检测,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诊断分类。结果显示,在儿童中QFT-GIT诊断灵敏度为83.87%、特异度为92.00%、阳性预测值(PPV)为92.86%、阴性预测值(NPV......
作者:鲍磊;李涛;卢水华 刊期: 2014- 01
-
自然杀伤细胞和T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能减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新生儿的抗体反应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能在儿童出生后1年内感染大多数儿童,是婴幼儿住院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新生儿初级感染产生的抗体亦不能有效地保护再次感染,甚至是抗原同源病毒株的感染。该研究通过观察新生小鼠中的免疫学相关实验,发现与成年小鼠较强的CD4依赖性抗体反应相比,新生小鼠的抗体反应较低且不受CD4敲除影响。自然杀伤细胞敲除或CD4+和CD8+T细胞共敲除在新生儿RSV感染中可引起抗RSV......
作者: 刊期: 2014- 01
-
《微生物与感染》稿约
本刊重点介绍国内外微生物学基础研究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主要内容涉及与人类、动物和植物感染有关的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等的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抗感染免疫,实验室诊断技术以及临床感染等方面的研究。本刊刊登的论著必须是高质量、未在其他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来稿需结合我国微生物学和感染学科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注意普及与提高、理论与实际、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原则,围......
作者: 刊期: 2014- 01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组整合的研究进展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组整合在宫颈癌等多种肿瘤中被发现。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据支持高危型HPV基因组整合在宫颈癌等相关肿瘤中起重要作用,其发生可能与宿主染色体不稳定和DNA甲基化相关。近年来发现克隆选择与干扰素通路相关。另外,整合对宿主细胞基因影响和整合位点检测方法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就高危型HPV基因组整合研究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雪瑞;董瑞;李立群;谷鸿喜;商庆龙 刊期: 2014- 01
-
自然杀伤 T细胞抗感染作用的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是一类与自然杀伤细胞具有共同表面标记的T细胞,可识别由CD1d呈递的糖脂类抗原。活化后的NKT细胞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增强树突细胞(DC)、T细胞、B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在非特异与特异性免疫之间起桥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NKT细胞不仅在抗细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抗病毒及抗寄生虫感染中也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林娜;刘勇 刊期: 2014- 01
-
斑马鱼用于病原菌感染与免疫及自噬的研究进展
斑马鱼作为一种脊椎动物模型,是研究病原菌感染与免疫的理想对象,目前已成功构建了多种细菌感染斑马鱼模型。由于其在通体透明的幼鱼阶段只有天然免疫系统发育完善,因此利用斑马鱼研究天然免疫具有许多优势,且能避免获得性免疫的干扰。自噬作为一种高度保守的胞内降解过程,是天然免疫的重要部分,可通过Toll样受体或黏膜免疫系统等参与对细菌的应答。目前,对斑马鱼自身发育需要及清除母体残留物所进行的自噬已进行了初步研......
作者:李金玲;吴淑燕;黄瑞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 2 细菌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凋亡
- 3 衣原体与人体共有的蛋白—是自身免疫病的罪魁祸首
- 4 鼻病毒感染和哮喘恶化
- 5 肠道菌群与相关疾病
- 6 毛壳素显著抑制柯萨奇病毒 B3的体外复制
- 7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的选择
- 8 结核分枝杆菌Rv2629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和穿梭质粒转化耻垢分枝杆菌
- 9 沙门菌毒力岛的研究进展
- 10 降低我国艾滋病患者病死率的几个关键措施
- 11 细菌耐多药外排泵的研究进展
- 12 做好地震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
- 13 原因不明肺炎的几种可能病原体
- 14 鼻病毒非结构蛋白2B 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
- 15 黏附因子在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中的作用
- 16 不同来源人肝细胞系β干扰素诱生及其信号通路的比较
- 17 053肠聚集性大肠埃希菌的聚集黏附性菌毛引起肠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
- 18 057实验室获得性布鲁菌病:西班牙全国性调查
- 19 RNAi作用机制与抗病毒研究
- 20 细菌多药外排系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