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体外活性的影响
解脲脲原体是一种重要的病原微生物,近年来其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寻找一种全新的有效替代治疗方案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索光动力抗微生物化学疗法对解脲脲原体体外活性的影响.选取解脲脲原体两种生物群(Parvo生物群及T960生物群)代表菌株,包括标准株及临床株,与系列稀释的2.5~0.0390625mmol/L光敏剂甲苯胺蓝孵育20min或60min,再以(633±10)nm红光照射,设置48、102......
作者:叶庭路;陈办成;于波;杨虹;姜彬;邵勇;黄国新 刊期: 2018- 01
-
一株减毒百日咳鲍特菌的构建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百日咳是传染性强、感染率高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感染婴幼儿,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pertussis)是引起百日咳的主要病原菌.近年来世界各地多次出现百日咳暴发,迫切需研制更加有效的新型百日咳疫苗.本研究构建了一株减毒百日咳活疫苗BPTM1,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编码百日咳鲍特菌主要毒力因子百日咳毒素(pertussistoxin,PTX)和皮肤坏死毒素(de......
作者:田苗苗;张优仪;王小莲;钟江;李瑞 刊期: 2018- 01
-
抗结核活性化合物HY-152 E的作用靶点分析
抗结核活性化合物HY-152E是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具有良好抗结核活性并拥有授权专利(ZL201210088290.0)的小分子化合物(低抑菌浓度≤0.09μg/mL).为深入探索HY-152E的抗结核机制,本研究利用药物亲和反应靶点稳定性(drugaffinityresponsivetargetstability,DARTS)技术并结合蛋白质谱技术,分析可能与HY-152E相互作用的结核分枝杆菌潜......
作者:陈瑞祥;葛文雪;秦云贺;王洪海;张雪莲 刊期: 2018- 01
-
细菌性脑脓肿的抗感染治疗进展
细菌性脑脓肿指细菌引起的颅内脓腔性感染,虽然发病率不高,但可导致严重后果.导致细菌性脑脓肿的病原体多为链球菌、葡萄球菌,在我国及亚洲地区,革兰阴性杆菌也是重要病原体.第3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是常用的经验性用药方案,能覆盖细菌性脑脓肿的常见病原体.细菌性脑脓肿抗感染治疗的疗程一般长于6周,且须密切监测患者临床表现和头颅影像学改变.目前多采用手术联合内科药物的治疗方案,可明显缩短疗程,预后也大大改善.......
作者:钱奕亦;金嘉琳;张文宏 刊期: 2018- 01
-
干扰素抗病毒效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多种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作用.根据其结构特点、受体、细胞来源和生物学活性,可分为Ⅰ、Ⅱ和Ⅲ型.IFN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通过一个复杂且部分重叠的基因转录过程来发挥作用,其核苷酸多态性和基因突变可影响IFN反应及对病毒感染的敏感性.几乎所有的病毒都有抵抗IFN的机制和效力,包括直接影响IFN产生和影响下游效应因子.不同型别IFN在行使抗病......
作者:甘霖;赵俊;陈敬贤;王明丽 刊期: 2018- 01
-
新型抗菌肽 —— 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和丰原素
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和丰原素(fengycin)是一类主要由革兰阳性芽胞杆菌通过非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肽,一般是由1个β-羟基脂肪酸与7~10个氨基酸肽链以酰胺键连接而成的环肽,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具有良好的医疗应用前景.目前,人们对这3种新型抗菌肽在医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所知甚少,故本文对其发现历史、结构特点、作用机制、生物合成......
作者:金清;肖明 刊期: 2018- 01
-
阿米巴巨大病毒及其潜在致病性研究进展
近年来,通过阿米巴共培养等方法发现了一批新的病毒,统称为巨大病毒(giantvirus).它们分布广泛,不仅有很大的病毒颗粒,基因组也非常庞大,还编码许多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基因,突破了人们对病毒的一般认识,引发了对病毒起源和本质的讨论.巨大病毒被认为有潜在致病性.本文综述了在人体中针对两类早发现的巨大病毒———拟菌病毒(Mimivirus)和马赛病毒(Marseillevirus)开展的血清学、分......
作者:夏宇程;钟江 刊期: 2018- 01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STAT通路关系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为全球女性常见第二大恶性肿瘤,而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是98%以上宫颈癌的致病因子.HPV感染后,通过与宿主相互作用成功逃避免疫清除,在生殖道中建立持续感染.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家族成员是天然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HPV通过抑制STAT1的表达来稳定......
作者:吴盈盈;吴思;王爽;孙峥嵘 刊期: 2018- 01
-
Epstein-Barr病毒相关淋巴瘤的研究进展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第1个被发现与人类肿瘤发生相关的病毒,且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其感染与某些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免疫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EBV阳性淋巴瘤的治疗目前仍主要以放化疗为基础,结合抗病毒药物.因此,加强EBV及其相关淋巴瘤的研究,寻找有效预防或治疗EBV感染的方法,将有望改善EBV阳性淋巴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谷晓宇;谢彦晖 刊期: 2018- 01
动态资讯
- 1 利福平导致严重血小板减少1例
- 2 肠道病毒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 3 输血可能传播的新发或再现传染病有哪些?如何防控?
- 4 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的病毒性感染
- 5 铜绿假单胞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机制
- 6 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ED的研究进展
- 7 棘突蛋白在冠状病毒跨宿主感染中的作用
- 8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 9 人体微生物群与微生物组
- 10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减毒疫苗诱导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2的转录
- 11 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研究现状
- 12 结核分枝杆菌免疫相关蛋白脯氨酸-谷氨酸家族的研究进展
- 13 自然杀伤T细胞抗胞内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14 hepcidin、铁代谢与感染
- 15 BrdU标记的人巨细胞病毒感染HEL细胞的方法学研究
- 16 1918流感病毒解密
- 17 粪污染水样中F-特异性时RNA噬菌体不同基因型检测方法的比较
- 18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T细胞衰竭
- 19 《微生物与感染》稿约
- 20 Pdr1蛋白N端携带Flag标签的光滑假丝酵母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