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2013年第2期文章
  •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常见条件致病菌之一,可在植入性医疗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而引起慢性持续性感染.为建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动物模型,选取新西兰白兔、樱桃谷鸭、豚鼠、C57小鼠、BALB/c小鼠和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受试对象,分别采集血清,在体外检测其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筛选出抑制效应较弱的新西兰白兔用于建立生物膜感染模型.经兔皮下埋植小盘后接种表皮葡萄球......

    作者:刘华勇;武有聪;何年安;胡健;许涛;龚婷;韩海燕;吴旸;瞿涤 刊期: 2013- 02

  • 山东省邹平县幽门螺杆菌感染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因素,对723例患者进行Hp检测.结果显示,Hp总感染率为43.2%,其中男性感染率50.1%,女性感染率34.9%,男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年龄段人群Hp感染率不同,<20岁Hp阳性率高,≥70岁Hp阳性率低.本研究证实,Hp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工作压力、饮食习惯、体育锻炼、饮水习惯、卫生习惯和消化系统疾病史.加强Hp的临床检测与健康教育对......

    作者:高清华;兰希彬 刊期: 2013- 02

  •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及胸腔积液中CD4+和CD8+ T细胞的活化分析

    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免疫缺陷是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发病因素.本研究主要通过检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变化及其活化程度,分析并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在筛选病例后收集患者的外周血和胸腔积液,分离出单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的比例以及人白细胞抗原DR(HLA-DR)表面活化标记和颗粒酶B在CD8+T细......

    作者:朱杰华;罗军敏;叶军;秦欢;江娟;邵云浩 刊期: 2013- 02

  • 共有序列简并杂合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在呼吸道副黏病毒科病毒诊断中的应用

    采用共有序列简并杂合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CODEHOPPCR)体系和商品化RV12试剂盒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下呼吸道标本中的副黏病毒科病毒进行检测,比较CODEHOPPCR与RV12试剂盒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和敏感度,观察CODEHOPPCR在临床呼吸道标本中对副黏病毒诊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探讨具备检测已知呼吸道病毒和未知新病毒特点的CODEHOPPCR在呼吸道疾病谱和未知潜在呼吸道病毒诊断中的......

    作者:赵百慧;王春;沈佳仁;俞雪莲;高烨;滕峥;朱兆奎;储维;宋黎黎;张泓;张曦 刊期: 2013- 02

  • 16S rDNA扩增及测序在细菌鉴定与分类中的应用

    16SrDNA扩增及测序技术在细菌的鉴定与分类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16SrDNA结构、可变区和保守区部分序列或全序列在临床上细菌鉴定和新细菌识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其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作者:朱诗应;戚中田 刊期: 2013- 02

  •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研究中采用的细胞系和小鼠模型

    手足口病在国内外已造成多次大流行,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者后果较重,病死率较高.肠道病毒71型(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为获得有效的药物及疫苗,针对EV71的感染机制和致病性,国内外学者采用体外培养细胞、实验动物等进行实验研究.本文就EV71感染所致手足口病神经系统损害的研究中所用离体细胞和小鼠模型作一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刘岩;陈丽琴 刊期: 2013- 02

  •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5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5蛋白具有特殊的生物学活性,在宫颈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PV16E5蛋白具有转化活性,并可增强E6和E7蛋白的致癌活性.E5蛋白的转化活性主要通过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上调发挥作用.近年来还发现,HPV16E5蛋白是影响免疫系统和炎症通路的关键因子,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一个靶标.本文就HPV16E5蛋白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史菁菁;张喜凤;谷鸿喜;商庆龙 刊期: 2013- 02

  • 类鼻疽的研究进展及诊疗现状

    类鼻疽是一种热带人畜共患病,以黏膜接触、吸入、摄入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的方式感染,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脓肿、难治性肺炎及致死性败血症,病死率在40%左右.主要流行区域在澳大利亚北部、东南亚,北美等地区也有散发病例报道.该病临床表现多样,转归迥异.极易误诊,抗生素耐药严重,治疗周期迁延及复发率高都是类鼻疽诊疗中的难题.随着疫区输入性病例的增加和全球化的趋势,类鼻疽的防治形势将变得更加严峻.鉴于临床医师尤其......

    作者:方静;方瑶 刊期: 2013- 02

  • 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及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随着超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使用,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逐渐增强,给医院抗感染治疗带来极大困难.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相当复杂,具有天然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特点,本文对其耐药及传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孙青菊;梁冰;解放军 刊期: 2013- 02

  • T细胞耗竭与慢性病毒感染疾病的研究进展

    急性病毒感染常形成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初始T细胞经历克隆扩增,产生大量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这些T细胞有的分化成效应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在快速清除病毒后绝大多数死亡;存活的T细胞分化为能长期提供保护性免疫的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同源抗原,能形成有效的抗病毒免疫应答.相比之下,慢性病毒感染导致T细胞的功能逐渐减弱,从而使对病毒感染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持续抗原刺激可能导致T细胞逐步失去效应功能和增殖......

    作者:田晓玲;仇超;徐建青 刊期: 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