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儿茶素类化合物的抗结核活性研究进展
陈思元;张文宏;王菲菲
关键词:儿茶素类,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抗结核
摘要:近年来,耐多药结核病(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出现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与结核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日益增多,使结核病的防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人们急需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及天然低毒的辅助治疗药物.绿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多种疾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多项研究显示,儿茶素类化合物也具有抗结核活性,其机制包括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影响分枝菌酸及细胞壁的合成、下调富含色氨酸天冬氨酸的膜蛋白(tryptophan-aspartate containing coat protein,TACO)基因表达以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的胞内寄生,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下调结核分枝杆菌85B蛋白和宿主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从而改善炎症水平.有研究显示,喝绿茶可降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风险,儿茶素类化合物可辅助治疗结核病并与抗结核药物有协同治疗作用,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进一步探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