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艾滋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临床特点,为其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结果85例AIDS患者继发侵袭性真菌感染35例,感染率为41.2%,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占44.4%,致病菌以白念珠菌(白假丝酵母)为主,占57.4%,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占7......
作者:沈银忠;齐唐凯;马建新;江雪艳;王江蓉;徐庆年;黄琴;刘惜年;孙洪清;卢洪洲 刊期: 2006- 03
-
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白化株的吞噬作用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白化株活力的影响,探讨黑素在抗吞噬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新生隐球菌白化株Mel-与小鼠巨噬细胞系J774细胞共孵育,检测其出芽率,并通过电镜观察Mel-在J774细胞内的超微结构.结果1个巨噬细胞可吞噬多个Mel-,J774细胞对Mel-菌株的吞噬指数为0.36±0.05~1.24±0.21,而Mel-菌在J774细胞内的出芽率仅达8.44±1.28%,出芽率随共孵育时间延......
作者:陈裕充;廖万清;温海;潘炜华;陈江汉;顾菊林;徐红 刊期: 2006- 03
-
一种新的乙酰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目的获得新的降解革兰阴性细菌数量阈值感应信号分子乙酰高丝氨酸内酯类化合物(AHL)的水解酶基因.方法选择性富集和培养土壤中耐热细菌,抽取细菌总DNA作为模板,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乙酰高丝氨酸内酯水解酶基因,进行克隆和DNA序列分析及原核表达.结果得到1个新的AHL水解酶基因,该基因与已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分别为87%和94%.该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得到了与预期相对分......
作者:陈嗣新;尹隽;钟江 刊期: 2006- 03
-
结核分枝杆菌海藻糖磷酸磷酸酶诱导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海藻糖磷酸磷酸酶(TPP)诱导小鼠体液和细胞免疫.方法差速离心分离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卡介苗(BCG)的各细胞组分,通过Western杂交检测抗原TPP在结核分枝杆菌H37Rv和BCG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分别用5×106CFU的BCG和50μg的TPP蛋白免疫C57BL/6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抗TPP的IgGl和IgG2a抗体效价.取免疫小鼠......
作者:张旻;徐颖;郄亚卿;王九玲;祝秉东;王庆忠;王洪海 刊期: 2006- 03
-
应用特异性抗原刺激树突细胞增强小鼠抵抗烟曲霉感染的能力
目的探讨曲霉抗原刺激树突细胞(DC)应用于小鼠后对小鼠抵抗曲霉感染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骨髓制备DC,尾静脉接种小鼠;腹腔内注射环磷酰胺后,鼻腔内滴入烟曲霉孢子制备侵袭性肺曲霉病小鼠模型;获取小鼠肺组织并进行匀浆,假丝酵母(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接种后进行菌落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mγ干扰素(mIFN-γ)含量,部分肺组织进行HE和GMS染色;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
作者:邵长周;瞿介明;何礼贤;张艳红;王晋慧 刊期: 2006- 03
-
戊型肝炎病毒第Ⅳ基因型特异性抗原表位的鉴定与定位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病毒(HEV)第Ⅳ基因型中国株开放阅读框架(ORF)2编码蛋白p166Chn的抗原表位特征.方法制备HEVORF2重组衣壳蛋白p166Chn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中和活性鉴定,并利用7种HEV不同基因型p166重组蛋白以及22种N端或C端逐步截短的p166Chn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确定McAb所识别抗原表位的性质和位置.结果获得1株稳定分泌HEVM......
作者:汪源;梁久红;董晨;田华;戴星;赵宇;孟继鸿 刊期: 2006- 03
-
自噬对胞内感染病原体的双重作用
自噬(autophagy)是细胞维持稳态的一种机制[1,2].在自噬发生过程中,来源不明的单层膜凹陷形成杯状双层膜的结构,包裹细胞质和细胞器部分,形成有双层膜的自噬体(autophagosome).自噬体随之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其中的细胞物质被溶酶体酶降解,降解后产生的氨基酸可以被细胞重新利用,参与物质的再循环.......
作者:李宝华;熊思东 刊期: 2006- 03
-
结核病血清学诊断进展
结核病的细菌学检查目前是结核病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由于痰涂片阳性率较低,镜检需要经验,难以区分环境分枝杆菌造成的假阳性;痰培养需时太长,因此细菌学检查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有限.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用高度敏感的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及其特异性DNA片段,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生物探针和基因芯片等,需要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检测费用高而未能广泛推广.血清学诊断技术有其固有的优势,如......
作者:刘来成;卢贤瑜;范雄林 刊期: 2006- 03
-
内毒素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引起内毒素休克的重要触发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毒素结合蛋白(endotoxinbindingprotein,EBP)及其受体系统是机体识别和调控内毒素作用的关键机制,内毒素的许多生物学效应可能就是通过其增敏或抑制作用而实现的.本文就内毒素结合蛋白与LPS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吴丽娜;刘勇 刊期: 2006- 03
-
人类偏肺病毒感染的研究进展
2001年荷兰学者vandenHoogen等首次在不明原因的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电子显微镜下呈现类似副黏病毒的多极丝状形态,生化特征亦与副黏病毒相似.之后许多学者对其基因组组成和序列进行分析,支持将其归类于单分子负链RNA目副黏病毒科肺病毒亚科偏肺病毒属,并命名为人类偏肺病毒(hMPV),成为偏肺病毒属的第1个人类病毒.根据遗传系统发生学分析和血清学抗体中和试验等将其分为2型4个亚型......
作者:辛毅;宋维娜;刘长云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真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 2 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蛋白多态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意义
- 3 细菌的群体性行为与耐药
- 4 S基因的自发突变对乙型肝炎病毒分泌的调节作用
- 5 003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阳性需氧球菌的比较研究
- 6 CD63在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机制
- 7 058免疫层析试验检测尿抗原诊断儿童肺炎链球菌肺炎
- 8 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白化株的吞噬作用
- 9 040 mecA基因检测与苯唑西林平板药敏法在检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的比较
- 10 嗜肺军团菌在细胞内生长的特殊型
- 11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
- 12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中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13 046 1918流感病毒聚合酶基因的特征
- 14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 15 治疗地震患者创面感染的体会
- 16 046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降解外膜蛋白杀灭大肠埃希菌
- 17 拉沙热研究进展
- 18 γδT细胞亚群缺失可增强宿主抗感染能力
- 19 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与药物超敏综合征
- 20 77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