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2005年第2期文章
  • 细菌整合子与移动性基因盒的研究进展

    整合子是由整合酶基因、基因盒和基因盒附着位点三者组成的遗传元件.在整合酶介导下,整合子通过位点特异的重组系统获取并交换外源DNA(基因盒),即将基因盒整合到整合子上或将之从整合子上剪切下来,但是整合子本身不能够移动.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关于整合子与基因盒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的研究近况,对了解整合子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移动性基因盒在细菌的多重耐药和毒力研究中,尤其是在适应选择性压力下细菌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

    作者:刘云英;严杰;陆淼泉 刊期: 2005- 02

  • 病毒潜伏感染的免疫应答特点

    在儿童的早期,单纯疱疹病毒1型能在感觉性神经元中形成潜伏性感染,然后成为复发性疾病的储存场所.在感觉神经元中消灭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1型目前尚不可能,但现代研究发现,宿主免疫在维持该病毒潜伏状态上起一定的作用.本文提出证据,证实CD8T细胞调节潜伏状态时单纯疱疹病毒1型基因的表达.......

    作者:余传霖 刊期: 2005- 02

  • 伤寒沙门菌对宿主细胞磷酸肌醇的调节与利用

    宿主细胞的磷酸肌醇是细胞信号通路中的重要成分,参与许多细胞内过程(如细胞生长与分化、肌动蛋白的组装、细胞运动、细胞死亡、膜运动、葡萄糖转运等)的调节,是细胞生物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组分子.近来的研究表明,病原菌(尤其是胞内寄生菌)可以利用磷酸肌醇信号通路,颠覆宿主细胞的功能.本文综述伤寒沙门菌对宿主细胞磷酸肌醇信号通路的调节与利用,有利于了解胞内寄生菌的寄生和致病机制.同时,细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模......

    作者:金晓琳;胡福泉 刊期: 2005- 02

  • 博尔纳病毒的研究现状

    博尔纳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研究表明博尔纳病毒能引起从马、羊等家畜,啮啮类动物到灵长目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自然和实验性感染,并可能参与了人类某些精神神经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就目前博尔纳病毒对人及动物致病性及免疫性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赵珺;李凡 刊期: 2005- 02

  • 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研究现状

    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作为外膜复合物中的主要成分,与衣原体致病密切相关.该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为衣原体引起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免疫原,并为衣原体菌株进化及分类提供相关依据.因此,探讨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将有助于对衣原体致病机制及其诊断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周洲;吴移谋 刊期: 2005- 02

  • 结核分枝杆菌P16蛋白的研究进展

    P16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的膜蛋白,对该菌的生存力和稳定性起重要的调节作用.P16蛋白主要以9个亚基的寡聚体形式存在,有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在氨基酸序列有一α-crystallin结构,该结构与P16蛋白的分子伴侣活性密切相关;P16蛋白具有高效、自发的再折叠,再组装能力,具有极强的抗热性.P16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可作为预防结核的亚单位疫苗及血清学诊断试剂.......

    作者:杨军兰;郝晓柯;于文彬 刊期: 2005- 02

  • 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技术进展及其应用

    当今,随着分子学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用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手段也越来越多,其中核酸检测主要包括第2代杂交捕获、聚合酶链反应、原位杂交、Southern杂交和斑点杂交等方法.临床应用的有第2代杂交捕获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第2代杂交捕获法为一种半定量方法,是目前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唯一批准能够在临床使用的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技术.该法具检测效能高,并可对人乳头瘤病毒进行高危型和低危型分析,为......

    作者:肖克林;王丁;周克元 刊期: 2005- 02

  • 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病原微生物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现状

    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病原微生物亚单位疫苗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本文就生产流程、在转基因植物中表达成功的病原微生物亚单位疫苗和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缺点,提高亚单位疫苗抗原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量,以及加强机体黏膜免疫反应的措施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严华;潘学彪 刊期: 2005- 02

  •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如何应对新发和再发传染病

    为使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能较好地应对包括生物恐怖在内的各种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文中列出了发达国家主要担忧的各种相关病原,并回顾了快速、准确鉴定病原微生物的技术发展状况.......

    作者:周志统;蒋伟伦 刊期: 2005- 02

  •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人巨细胞病毒可通过原发感染或者潜伏感染再激活而广泛传播.基于对人巨细胞病毒AD169株和Towne株基因测序的完成,以及人巨细胞病毒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其相关动物模型如小鼠模型、猪模型、恒河猴模型等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潜伏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人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机制、免疫应答和免疫逃避三方面对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李艺;谭泽明;罗敏华 刊期: 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