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体外扩增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新进展
与传统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相比,体外扩增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检验。本文介绍了近得到应用的几种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体外扩增技术,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作者:孙薇;李君文 刊期: 2002- 06
-
树突细胞、病原体与免疫应答
当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可诱导不同类型的免疫应答。对于胞内微生物,如病毒和某些细菌,CD4~+T细胞分化为分泌IFN-γ和具有一系列特定功能的Th1细胞。而对于胞外病原体,如蠕虫,则诱导产生Th2细胞,其所产生的细胞因子(IL-4、IL-5和IL-10)介导IgE和嗜酸性粒细胞破坏病原体。产生正确的免疫应答类型对机体生死攸关。在麻风病中,结核样型产生保护性Ⅰ型麻风反应,瘤型则为致死的Ⅱ型麻风反应。......
作者:郭晓奎;童善庆 刊期: 2002- 06
-
幽门螺杆菌毒素及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多种胃肠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目前认为该菌的主要致病因子是细胞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相关蛋白。本文综述这两种毒素的基因特征、基因分型方法、致病机制和临床相关疾病的国内外新研究成果。......
作者:聂华超;童砚;洪汝涛 刊期: 2002- 06
-
TT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TT病毒属圆环病毒科,其基因组为单链负股环状DNA,全长约3.8kb,由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组成,前者至少含有6个公认的开放阅读框架。TT病毒以滚环复制方式主要在肝细胞和造血细胞中复制,其转录产物包括3.0、1.2、1.0kb等3种剪接mRNA。TT病毒的衣壳蛋白由3.0kbmRNA转译,而1.2kb、1.0kbmRNA表达产物为非结构蛋白,对转录过程起调节作用。近,有研究发现,TT病毒开放阅读框架表......
作者:吴新刚;王晓燕;陆淼泉 刊期: 2002- 06
-
铜绿假单胞菌分型研究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特别是多重耐药菌株)是引起医院内感染,甚至大规模暴发流行的重要条件致病菌。本文对铜绿假单胞菌流行病学研究常用的两种分型方法(表型分型法及基因分型法)的研究现况和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作者:康梅;韩琳琳;贾文祥 刊期: 2002- 06
-
发酵支原体M161Ag的研究进展
发酵支原体是一类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作为艾滋病的协同刺激因子,其作用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研究发现发酵支原体的膜表面有一种膜脂蛋白抗原物质,称M161Ag。它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从而释放多种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10、12,一氧化氮;还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致宿主细胞产生炎症反应和天然免疫。另外,M161Ag还促使未成熟的树突细胞......
作者:何攀文;刘先洲 刊期: 2002- 06
-
大肠埃希菌O157:H7毒力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是一种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与人类的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症有关。本文介绍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毒力基因研究的新进展,包括研究较多的噬菌体携带的slt基因、引起上皮细胞粘附/消除损害的eae基因、特异质粒上的hly基因和一些新的毒力基因,即tir、toxB、iha和hokw基因。......
作者:张瑾;杨正时 刊期: 2002- 06
-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的相关研究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介导病毒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且具有亚型间抗原结构变异大的特点,其抗原变异推测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逃避已存在的免疫监视,引起反复感染的原因。了解G蛋白与免疫反应的关系对研制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单位疫苗,有效地防治该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阳隽;徐军;钟南山 刊期: 2002- 06
-
人腺病毒E4转录区ORF4蛋白与细胞凋亡
人腺病毒基因早期转录区4的第4开放阅读框架编码的E4ORF4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病毒调节蛋白,能够特异地引起转化细胞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没有影响,并且这种凋亡机制不依赖于经典的p53途径。E4ORF4蛋白功能的发挥需要与细胞内蛋白磷酸酶2A的相互作用,而且它还能改变Src激酶的活性。E4ORF4蛋白的多种功能协调合作,终导致了转化细胞的凋亡。......
作者:卜鹏莉;陈虹;黄秉仁 刊期: 2002- 06
-
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蛋白ESAT-6家族的研究进展
ESAT-6家族蛋白是结核分枝杆菌早期分泌蛋白中具有较强免疫原性的成分之一,卡介苗中缺乏该家族的一些重要成分。近年对其分布、结构、免疫学特征以及生物学用途方面的研究较多,该蛋白在作抗结核分枝杆菌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DNA疫苗的候选基因以及作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学诊断试剂等领域体现出良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作者:骆旭东;朱道银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麻风免疫治疗的进展
- 2 副粘病毒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 3 005戈氏链球菌中一种新的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双组分系统
- 4 009 细胞内染色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特异性γ干扰素的产生
- 5 042猴免疫缺陷病毒阴道内接种后可快速感染宫颈阴道上层内树突细胞
- 6 衣原体与人体共有的蛋白—是自身免疫病的罪魁祸首
- 7 内毒素性休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8 微生物法医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9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旁路引发和直接连接Toll样受体至快速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含热蛋白结构域3炎性体激活
- 10 028 幽门螺杆菌的酸适应性基因
- 11 肝移植后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分析
- 12 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 13 一种包含抗菌和抗毒素双重活性的炭疽疫苗的研究
-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和侵袭后过程
- 15 戊型肝炎病毒第Ⅳ基因型特异性抗原表位的鉴定与定位
- 16 多重微生物感染
- 17 048禽流感:H5N1耐药病毒株的分离
- 18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 肺炎链球菌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 20 人用禽流感疫苗研究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