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莱姆病的实验诊断
本文简要地说明一些可供莱姆病实验诊断的方法及其应用价值,包括培养分离和组织中的直接检测、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估.......
作者:余传霖 刊期: 2003- 05
-
白细胞介素15在抗感染免疫中的作用
白细胞介素15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自然杀伤细胞生长、活化、分化的关键因子,可诱导记忆性CD8+T细胞增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并能和其他细胞因子一起协同作用,抵抗微生物的感染,在免疫治疗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炜;瞿涤 刊期: 2003- 05
-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与细菌的快速鉴定
用传统的方法鉴别细菌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48h)和复杂的程序,不利于细菌的快速鉴定.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是近采用的用于细菌检测的生物质谱技术,可以对完整的细菌进行检测.这种技术以激光作为能量来源,将待测细菌的表面成分解析为离子,产生重现性很好的质谱图.将未知细菌质谱图与细菌质谱图库进行比较,可以达到对细菌进行鉴别的目的.此种质谱技术的应用,对微生物的快速鉴别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宗科;张伟;陈西平 刊期: 2003- 05
-
TT病毒的分类及致病性研究
TT病毒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肝炎相关病毒,隶属圆环病毒科,迄今已确认了至少28种基因型.目前,人们对TT病毒的致病性存在很大的争议,它对肝脏确切的致病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证实.近的研究提示,TT病毒与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相关性,其开放阅读框架产物可损害肾上皮细胞.......
作者:吴新刚;陆淼泉 刊期: 2003- 05
-
衣原体在宿主体内的生存策略
衣原体能引起人类或动物的多种疾病,临床上多以隐性、持续感染的形式表现,原因与其为了对付宿主免疫系统等方面所形成的不利环境而发展的一系列策略不无关系.本文就衣原体生存策略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俊龙;余平 刊期: 2003- 05
-
沙门菌外膜蛋白的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
沙门菌外膜蛋白的研究目前是个热点,运用分子免疫学技术和基因检测等手段,对沙门菌外膜蛋白进行分析,有助于更深入地研究沙门菌外膜的生理结构与功能及其致病性,提高实验室诊断水平;同时有助于治疗和预防沙门菌引起的疾病,控制该菌的医院内感染.......
作者:缪汉强;李向阳 刊期: 2003- 05
-
空肠弯曲菌热稳定抗原性质及与周围神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热稳定抗原是空肠弯曲菌常用的分型基础.此菌某些血清型的核心寡糖外核结构与人周围神经神经节苷脂的结构相似.通过交叉免疫导致周围神经损伤可能是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原因.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热稳定抗原的分子结构有两类:含高相对分子质量O多糖的脂多糖和缺乏高相对分子质量O多糖的低聚脂糖,但新的研究发现:空肠弯曲菌存在荚膜结构,并认为荚膜多糖可能为热稳定抗原的抗原决定子.......
作者:束晓梅;蔡方成 刊期: 2003- 05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及应用于病原体检测的进展
聚合酶链反应飞速的发展使其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重要工具,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以其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和污染少使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本文对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的方法学作一介绍,同时也讨论了此技术存在的不足,并对其目前在病原体检测中的主要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张蓓;沈立松 刊期: 2003- 05
-
细菌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
细菌能感应外界环境各种不同信号,调控菌体内相关基因表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其中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原核生物中,其基本结构为一个组氨酸蛋白激酶和一个反应调节蛋白.由于双组分系统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与人类细胞的信号转导系统有本质的不同,因而在抗微生物感染方面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
作者:秦智强;瞿涤 刊期: 2003- 05
-
黄热病及其病原的研究近况
黄热病是由黄热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出血热.由于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易感人群,一旦暴发流行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了解黄热病及病原体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黄热病的流行与传播、病毒分子生物学特征、发病机制与诊断、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近况,为进一步探讨黄热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新途径奠定基础.......
作者:邓永强;秦鄂德 刊期: 2003- 05
动态资讯
- 1 治疗性疫苗在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 2 抗微生物治疗研究进展
- 3 免疫抑制剂治疗对儿童疫苗诱导的免疫保护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 4 幽门螺杆菌基因组和后基因组研究进展迅速
- 5 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效应在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过程中的作用
- 6 人巨细胞病毒即刻早期蛋白1对白血病蛋白致癌基因结构域的作用研究进展
- 7 呼吸道合胞病毒G蛋白的相关研究
- 8 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技术的应用
- 9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遗传性无应答与IL-10有关而与IFN-γ无关
- 10 54例儿童结核病诊治及误诊分析
- 11 鼻病毒感染和哮喘恶化
- 12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及其检测方法
- 13 不同血清量标本外泌体提取及微小RNA的检测结果比较
- 14 病毒感染对树突细胞表型及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15 耐糖肽类抗生素的革兰阳性细菌
- 16 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17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和侵袭后过程
- 18 儿童坏死性肺炎9例临床分析
- 19 050 一种生成艰难梭菌B类毒素的新方法
- 20 空肠弯曲菌基因组序列及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