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空肠弯曲菌基因组序列及相关致病基因的研究
空肠弯曲菌是1种微需氧的革兰阴性鞭毛螺旋菌,其NCTC11168基因组序列分析显示为1个超变量序列.该菌基因组序列的高变异,尤其是编码膜表面抗原性蛋白的基因序列的高变异可能与其逃逸宿主免疫系统的清除和感染后引起不同疾病有关.结合空肠弯曲菌感染后常见临床表现,本文从基因组水平对该菌趋化性、运动性、黏附力、侵袭力和定植力,以及细胞毒素产生与其感染后诱发格林-巴利综合征等致病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郑惠;蔡方成 刊期: 2005- 03
-
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体外检测方法的进展
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在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的体外检测方法的原理及评价进行综述.......
作者:王锦彤;卢贤瑜 刊期: 2005- 03
-
鲍特菌属基因组比较研究进展
鲍特菌属的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气管炎败血鲍特菌都是引起哺乳动物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宿主范围各不相同.本文从基因组一般结构、插入序列元件和菌种进化、菌种的特有基因和宿主范围限制、重要毒力因子等4个方面对三者进行了比较分析.......
作者:朱泳璋;褚嘉佑;郭晓奎 刊期: 2005- 03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基础研究新进展
目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在全球呈迅速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研制安全、高效的疫苗是控制其蔓延的有效措施.本文就疫苗研制过程中存在于抗体免疫、T细胞免疫方面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以及相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许薇薇;潘卫 刊期: 2005- 03
-
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监控策略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严重的免疫低下病人中可引起机会性感染.由于选择压力,抗生素多重耐药性已成为临床感染的一个特点.不动杆菌的获得性耐药机制包括微孔蛋白通道、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外排泵系统和其他酶系统的改变.进行国内和国际监控是对监测耐药的程度和播散情况有意义的方法.针对大量出现抗生素耐药菌,改变对抗生素的选择并进行抗生素循环使用有利于减少耐药性.......
作者:李蓉;李文林 刊期: 2005- 03
-
CXCR3及其配体介导的抗病毒免疫
CXCR3是ELR阴性的CXC亚家族趋化因子MIG、IP10及ITAC共用的受体,主要在活化的Th1细胞表达.MIG、IP10及ITAC作为CXCR3的配体,通过趋化及活化表达CXCR3的细胞而参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在病毒感染过程中CXCR3与其配体相互作用,介导抗病毒细胞免疫应答的同时,可能导致病毒感染的器官免疫病理性损伤.......
作者:杨秀利;熊思东 刊期: 2005- 03
-
猴/人嵌合免疫缺陷病毒应用的研究进展
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SHIV)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构建,并被广泛应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疫苗的攻毒实验和抗HIV中和抗体的活性评价.随着研究的深入,SHIV构建涉及的HIV-1病毒亚型也越来越多,如HIV-1B、HIV-1C、HIV-1E等;同时,对SHIV致病性、细胞嗜性和应用的研究也有长足的进步,促进了HIV疫苗研究,并为HIV致病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万延民;李河民;王佑春 刊期: 2005- 03
-
病毒感染与免疫衰老
多数老年人为巨细胞病毒阳性、EBV阳性和水痘病毒阳性个体.巨细胞病毒以及其他一些持续性抗原的慢性刺激可以引起功能异常的病毒特异性细胞聚集,如CD8+CD28-细胞,而这些细胞的聚集将导致免疫衰老(immunosenescence).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防治则能延迟免疫衰老的发生.......
作者:余传霖 刊期: 2005- 03
-
生殖支原体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
生殖支原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本文阐述筛选生殖支原体的多种快速诊断方法,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助于生殖支原体的快速诊断,这些方法包括免疫荧光显微技术、免疫印迹法、DNA探针、聚合酶链反应等.......
作者:唐正宇;吴移谋 刊期: 2005- 03
-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对树突细胞功能的影响
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人多为潜伏感染,但在免疫受损人群中,该病毒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人体后,可从多条途径干扰宿主细胞的生长、分化,诱导细胞恶变;人巨细胞病毒的IE基因具有抑制凋亡的功能.树突细胞是机体内功能强的抗原呈递细胞,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HCMV感染后,能下调树突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Ⅱ类分子,CD80,CD86和CD40的表达,也使黏附分子如ICA......
作者:王静;万艳平 刊期: 2005- 03
动态资讯
- 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研究进展
- 2 002核酸扩增试验筛查有助于防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输血传播
- 3 中国部分地区猪细环病毒1型和2型的分子检测
- 4 2003年美国微生物学会生物膜大会简介
- 5 病毒持续性感染难治愈的因素及对策
- 6 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 7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的研究进展
- 8 卡介苗的黏膜免疫途径
- 9 检测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的新的血清学试验
- 10 医学真菌分类与鉴定中的新热点:rRNA基因
- 11 鼠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的抗体制备与抗原决定簇分析
- 12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 126株淋病奈瑟菌耐药性分析及其所致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14 美国微生物学会杂志摘要
- 15 微小RNA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影响: 飞向入侵者的子弹?
- 16 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方法及其进展
- 17 细菌成孔毒素研究进展
-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免疫功能重建不全的研究进展
- 19 2009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者常规免疫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 20 细菌细胞壁成分与炎症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