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2005年第6期文章
  • 双向电泳在真菌致病性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双向电泳作为蛋白质组学的重要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蛋白质的分离.本文简要介绍了双向电泳的原理和在真菌蛋白质分析领域应用时的特点,初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真菌致病性蛋白分离、鉴定方面研究的情况,并展望双向电泳在病原真菌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作者:徐晓容;席丽艳 刊期: 2005- 06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新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发展迅速,本文就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类、核苷类似物、分子治疗药物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蔡伟;谢青 刊期: 2005- 06

  • 从大肠埃希菌rRNA合成调控模型的建立看系统生物学

    传统还原论的研究方法难以解决生物系统层次的问题.系统生物学以假设为驱动,整合不同层次的生物信息建立系统模型,设计干涉实验以检测并修正模型,不断重复实验与修正模型直到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本文以大肠埃希菌rRNA合成调控模型的建立为例,详细说明系统生物学的研究策略.......

    作者:朱江化;高谦 刊期: 2005- 06

  • 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由于抗生素的选择压力,目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离率逐渐增加,由其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也经常暴发.本文综述了其的类型、作用、实验室确证和检查方法、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的耐药机制和临床防治方法,进一步强调了准确检测ESBL和正确选择抗生素在降低耐药性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李蓉;李文林 刊期: 2005- 06

  • 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

    研制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疫苗,是防治该菌感染的有效途径.本文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进展,以便深入了解幽门螺杆菌慢性感染的机制,为研制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石云;吴超;邹全明 刊期: 2005- 06

  • 聚合酶链反应法在溶脲脲原体分群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溶脲脲原体包括14个血清型,分为2个生物群.溶脲脲原体可以引起绒毛膜炎、早产、流产、新生儿肺炎、慢性肺病等疾病.许多研究认为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致病性是有差异的.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能够对溶脲脲原体分群鉴定的诊断方法.鉴于聚合酶链反应在微生物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本文对近年来各种聚合酶链反应在溶脲脲原体分群鉴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周世航;张卓然 刊期: 2005- 06

  • 淋病奈瑟菌基因分型进展

    淋病奈瑟菌表型分型方法的局限性限制其在该菌分型方面的应用.近年来,一系列该菌基因分型方法的建立弥补了表型分型方法的不足.各种基因分型方法,如Opa分型法、Por分型法、脉冲场凝胶电泳等有着各自不同的基因分型基础、应用范围及优缺点等.本文就近年来新发展的主要的该基因分型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作者:陈强;尹跃平 刊期: 2005- 06

  • 禽流感的致病性及免疫防御

    禽流感的暴发流行给家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给人类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本文就禽流感致病性、免疫防御及预防作一综述.......

    作者:马雪平;王海燕;高杰英 刊期: 2005- 06

  • 苍白密螺旋体两类膜蛋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苍白密螺旋体尚不能人工培养,其具体免疫致病机制还不清楚.寻找具有免疫原性或潜在致病性膜蛋白分子已成为梅毒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TprK和Tromp两类与免疫原性或致病性有关的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贾月琴;季必华 刊期: 2005- 06

  • 044细胞病毒学

    ......

    作者: 刊期: 200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