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震后危重多发伤伴混合感染病例分析
地震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地震伤患者多被埋于倒塌的建筑物之下,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外伤加重,亦会增加外伤感染和各种机会性感染.而重症地震伤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的后续治疗中面临的医院内感染更是地震救援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作者:张新;翁玲;李用国 刊期: 2008- 03
-
做好地震灾后动物疫病的防控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的里氏8.0级强烈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畜牧养殖业也带来了灾难性打击.四川是我国畜牧业大省,养殖业是广大农民的支柱产业,如何做好地震灾区及周围地区灾害期间和灾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确保大灾之后不出现大的人和动物疫病流行,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动物健康,是当前畜禽养殖户及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作者:宁宜宝 刊期: 2008- 03
-
汶川大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现状分析及问题与对策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特大自然灾害.地震在造成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震后的防疫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截至灾后50天,灾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①各灾区群众安置点的卫生防疫均已被覆盖;②灾区重建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开展,卫生重建工作也在同步进行;③暴露的、可能导致疫情发生的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妥善处理;④灾后的卫生防疫队伍已经基本成熟.......
作者:缪晓辉;秦海宏;陈国良 刊期: 2008- 03
-
地震灾区儿童肠道传染病特点和防治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截止2008年6月22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1人遇难,374171人受伤,失踪18522人,累计受灾人数45612765人.在受灾人群中,儿童占了一定的比重.......
作者:陈立;张欣欣 刊期: 2008- 03
-
地震中的传染病——气性坏疽
什么是气性坏疽气性坏疽是由梭状芽胞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感染.感染的伤口内肌肉坏死,呈暗红色或土灰色,失去弹性,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气体,积聚在组织间隙内,压迫伤口边缘,有时整个肢体发生水肿、变色、厥冷和坏死.由于细菌外毒素引起的严重毒血症,患者进而出现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金嘉琳;翁心华 刊期: 2008- 03
-
地震灾后疫情的防范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是四川人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难以忘却的瞬间.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的四川汶川地区顷刻间天崩地裂,家破人亡,锦绣的山丘顿时变成一片废墟;截至2008年7月6日12时,已使69196人遇难,18379人失踪,受害人数高达4624万人.......
作者:康来仪 刊期: 2008- 03
-
微生物测序分型系统——基于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基因分析仪的MicroSeq(R)微生物鉴定系统
当微生物危害人类健康时,需要依靠高效、快速、高精确性的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为了获得可靠的结果,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食品企业和公共卫生实验室、相关医院卫生系统依靠DNA测序法来进行微生物鉴定.......
作者:王博飞;梁晓媛;杨林森 刊期: 2008- 03
-
国外信息(三)
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肺巨噬细胞和U1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下降(JVirol,2008,82:7790~7798)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即使接受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仍然易于产生肺部感染.作者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天然免疫受到影响而造成的.......
作者:闻玉梅 刊期: 2008- 03
动态资讯
- 1 不动杆菌属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 2 自然杀伤细胞的病原体受体
- 3 表达红色荧光蛋白重组柯萨奇病毒B组3型基因组稳定性分析
- 4 051 淋巴细胞对白念珠菌的粘附
- 5 041从冬季死亡的鹰体内分离到西尼罗河病毒
- 6 沙眼衣原体抗原成分的研究进展
- 7 016 鼻内给予卡介苗和重组霍乱毒素B能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 8 TT病毒的母-婴传播
- 9 过氧化氢干雾对生物安全柜微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的研究
- 10 AUF1在病毒感染及相关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
- 11 041 耐糖肽类抗生素的屎肠球菌中VanA和VanB的特点
- 12 双向电泳在真菌致病性蛋白分离中的应用
- 1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反应
- 14 Ⅲ型分泌系统--细菌作用于宿主细胞的特殊细胞器
- 15 Small rodent models of hepatitis B and C virus replication and pathogenesis
- 16 045树突细胞前体可受登革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 17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病原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18 单价B群脑膜炎奈瑟菌OMV疫苗免疫后的抗体亲和力及其IgG亚型
- 19 克-雅病2例及文献复习
- 20 结核分枝杆菌H37Rv色氨酸合成酶α亚基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