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临床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设计,入选者为初治肺结核常规抗结核治疗中发生急性肝功能损伤的患者,试验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在降低主要疗效指标---肝功能综合疗效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作者:郭新枝;陈裕;程俊伟;陈永芳;张晓慧;王志刚;刘宝琴 刊期: 2013- 03

  • 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临床分析

    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进行临床和实验室分析。采集380例男女性病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多形核白细胞数检测和荧光PCR。结果显示,216例男性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5个者占92.59%,荧光PCR检测沙眼衣原体阳性62例,阳性率为28.70%;沙眼衣原体合并淋病奈瑟菌感染30例,合并感染率为13.89%。164例女性患者中,87例宫颈管内多形核......

    作者:尤永燕;龚匡隆;龚向东;沙仲;张津萍;孙厚华 刊期: 2013- 03

  • 毛壳素显著抑制柯萨奇病毒 B3的体外复制

    柯萨奇病毒B3(CVB3)是一种常见的人类病原体,与多种疾病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球毛壳菌代谢产物毛壳素对CVB3在体外培养细胞系中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毛壳素显著抑制CVB3在体外培养细胞系中的复制。250nmol/L毛壳素可使CVB3感染的HeLa细胞相对存活率从未加毛壳素时的(21.9±1.8)%提高至(70.1±4.3)%。同时,毛壳素处理的HeLa细胞中病毒产量仅为对照组的(5.3±0.8......

    作者:张世仑;张媛媛;尹隽;钟江 刊期: 2013- 03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慢性感染者B细胞表型分析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的修复作用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感染会造成严重的免疫功能损伤,除引起CD4+T细胞不断耗损和功能损伤外,体液免疫应答也受到损伤。本研究通过检测HIV-1慢性感染者和慢性感染治疗者外周血B细胞数目和亚群比例,以及活化、凋亡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探讨HIV-1感染者中B细胞损伤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对B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HIV-1慢性感染者外周血B细胞数目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未成......

    作者:闫静静;仇超;李亮助;邱趁丽;傅卫辉;孙俊;徐建青;张晓燕 刊期: 2013- 03

  • 噬菌体及其裂解酶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

    近70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断出现。美国1999~2005年因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而入院的患者增加1倍多,其中诊断为败血症的患者增加81.2%。因此,寻找控制耐药菌的新对策十分迫切。目前有望替代抗生素的控菌手段有抗菌肽、噬菌体等。其中,噬菌体的发现早于抗生素,后因抗生素的普及而被忽视。如今,耐药菌株的流行使噬菌体治疗再次受到关注。本文就应用噬菌体及其裂......

    作者:李慧一;曹风雅;胡澜也;佘凯芩;崔泽林 刊期: 2013- 03

  • 假丝酵母黏附相关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细胞壁蛋白的研究进展

    假丝酵母(俗称念珠菌)是人类重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可导致人体浅表组织感染,甚至入侵血流引起念珠菌血症和播散性念珠菌病。黏附是念珠菌机会性感染的第1步,该过程受黏附蛋白的精确调控。糖基磷脂酰肌醇锚定细胞壁蛋白(GPI-CWP)家族中有许多成员参与调控念珠菌的黏附。本文就几种重要的念珠菌黏附相关GPI-CWP:凝集样序列(Als)、菌丝壁蛋白1(Hwp1)、上皮细胞黏附素(Epa)、聚苯乙烯黏附增强蛋......

    作者:严蕾;唐建国 刊期: 2013- 03

  • 人体皮肤微生物群落研究进展

    皮肤作为人体大的器官,上面定居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大部分是无害的,甚至对人体有益。皮肤表面的生态环境因不同的表面特征和外部因素而呈现不同的格局,使得分布于皮肤上的微生物群落出现差异。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研究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的高度多样性和多变性成为可能,而且可从生态系统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皮肤微生物。本文就皮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特点、微生物群落与疾病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应时;全哲学 刊期: 2013- 03

  • 结核分枝杆菌耐酸机制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能在宿主体内长期存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抵抗吞噬体的酸性环境。细菌一方面能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干扰吞噬体成熟、酸化过程;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自身功能抵抗吞噬溶酶体内的酸性杀伤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吞噬体的酸化过程及结核分枝杆菌耐酸机制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施旭骏;王晴岚;高谦 刊期: 2013- 03

  • 慢性丙型肝炎个体化治疗研究进展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急、慢性传染病。丙型肝炎流行广泛,慢性化率高达50%~85%,并可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目前慢性丙型肝炎(CHC)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但约50%的HCV1型感染者不能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研究发现,HCV基因型、病毒载量,以及宿主的性别、年龄、乙醇摄入量、肝纤维化程度、合并感染、基因多态性等因素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HCV病毒载量、......

    作者:徐佩琦;胡昌明;叶晓光;吴尚为 刊期: 2013- 03

  • 非发酵菌的耐药性与临床对策

    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抗菌药物的使用及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存在,使其成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由于其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加上抗生素压力,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率快速上升,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酶烯类的耐药率上升至50%以上,部分细菌出现对常用消毒剂耐药的现象。非发酵菌多为条件致病菌,宿主因素是影响其感染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非发酵菌感染的治疗,碳青酶烯类仍是可选择的药物,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和舒......

    作者:周云芳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