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首页>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期刊荣誉: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新型先导化合物E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的研究
滕丽艳;刘霞;张雪莲;王洪海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 先导化合物, 体外活性
摘要:本文旨在评价抗结核分枝杆菌先导化合物E在体外抗H37Ra的活性,为新型抗结核药物筛选提供参考依据.应用96孔板微稀释法测定化合物E单独及与异烟肼(INH)、利福平(RIF)联合应用时对H37Ra的小抑菌浓度(MIC).从肉眼未见细菌生长孔取培养物涂Middlebrook 7H10-ADC平板,以没有细菌生长所对应孔的浓度为化合物E的小杀菌浓度(MBC).并采用棋盘滴定法计算分级抑菌指数(FICI),评价化合物E与其他抗结核药物之间是否存在协同作用.采用药物暴露法,将培养10 d、6周的H37Ra暴露于不同浓度的化合物E中3 d,涂板测定化合物E对不同生长时期H37Ra的杀菌作用.同法测定化合物E在酸性缺氧条件下对不同生长时期H37Ra的杀菌作用.测定H37Ra对化合物E、INH的耐药频率并分离耐药菌株.结果显示,化合物E对H37Ra的MIC为0.078 μg/ml,MBC为0.312 μg/ml;与一线抗结核药物INH和RIF联合应用时,MIC分别降至单独应用化合物E的1/2 MIC、1/10 MIC,FICI分别为0.6、0.27,表明化合物E与INH联用有相加作用,与RIF联用有协同作用.药物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条件下新型小分子化合物E对生长活跃期(10 d)结核分枝杆菌有明显的杀菌活性;在酸性缺氧条件下,化合物E对生长2个月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3轮实验均未筛选出耐化合物E的H37Ra菌株,而H37Ra对INH的耐药频率为3.4×10-6.这些结果显示,化合物E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