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及时向广大读者介绍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抗感染免疫等在临床、基础及实验检验等方面的最新动向和研究进展,供从事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科研、教学、临床、检验工作者、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从事卫生事业人员参考。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
出版部门: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618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1-1966/R
邮发代号: 4-341
出版周期 季刊
创刊时间 2006
出版地区 上海
出版地区 上海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出版周期:季刊
-
医学真菌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
酿酒酵母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是基因组学史的一个里程碑,其重要性已远远超出酵母本身,促进了人类及其他生物基因组学的发展.但迄今为止,真菌基因组学的发展仍落后于细菌,而医学真菌基因组的研究则更为滞后,这与真菌基因组对真核生物和人类医学所做的贡献不相匹配.近年来,随着免疫受损人群的增长,相关致病真菌得以重视,其基因组学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目前有超过30种的真菌基因组测序正在进行或已完成,其中包括致病真菌的主......
作者:李筱芳;刘维达 刊期: 2006- 01
-
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细胞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创伤弧菌(Vibriovulnificus)是一种有荚膜的革兰阴性嗜盐弧菌,存在于海水及海产品中.该菌主要引起原发性败血症和严重的创口感染.原发性败血症病人多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高.创伤弧菌感染的致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动物实验发现该菌的毒力可能包含诸多因素,如胞外溶细胞素(VVC)、金属蛋白酶(弹性蛋白分解酶)、荚膜多糖(CPS)等.VVC是由结构基因vvhA编码的一种相......
作者:赵旭鸿;陆淼泉 刊期: 2006- 01
-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当前,由于基因组研究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门经典学科面临着学科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权威的美国杂志在2005年年底的1期杂志中预测,微生物学将是2006年有可能取得重要进展的科学领域之一.该杂志表示,随着从诸如土壤、人肠道黏膜这样的复杂样品中提取DNA方法的优化,微生物的难以置信的多样性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2006年,将有大量的有关论文发表,内容将涉及微生物群落进化和分子机制、各种有益......
作者:钟江 刊期: 2006- 01
-
学科碰撞造就了诺贝尔奖获得者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大学的胃肠道医学家BarryJ.Marshall和Perth,澳大利亚的病理学家J.RobinWarren,前者是微生物学会的会员.2位学者的重大贡献就是发现并确认幽门螺杆菌及其感染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病因.此外,也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和较少见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病因,与胃癌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他们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临床意义,还激发了对微生物引起......
作者:闻玉梅 刊期: 2006- 01
-
生物安全柜的选择和使用
在临床实验室,操作感染性标本时或作病原体分离培养、制备菌种时会因为样品的振荡、摇动、倾注、搅拌、移液等操作或液体的洒落,产生肉眼看不见的直径<5μm的气溶胶或产生直径为5~100μm的液滴,这些微粒中含有活的致病微生物,可以被操作者吸入或污染工作台面上的其他样品.生物安全柜是一种设备,它的作用就是有效地降低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机会,减少人与样品或样品与样品之间交叉污染的机会,用于保护操作人员,保护实......
作者:娄峥;胡晓波 刊期: 2006- 01
动态资讯
- 1 流行性感冒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 2 一株2011年出现的季节性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基因特性的研究
- 3 新生隐球菌感染与细胞因子的相互关系
- 4 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患者CARD9突变及相关免疫学研究
- 5 人星状病毒临床分离株感染 CaCo-2细胞的转录组分析
- 6 RAPD技术在微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 7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 8 磷脂氧化物对内毒素导致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 9 对流感再认识的重要性
- 10 分析及预测治愈艾滋病的策略
- 11 病毒白细胞介素-6在人疱疹病毒8型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061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G型患者血清中的e抗原
- 13 小动物活体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系统(eXplore Locus)仪器介绍及应用
- 14 009 胆固醇修饰的小干扰RNA静脉注射可抑制小鼠内源性apoB基因表达
- 15 艾滋病患者APOBEC3G基因的克隆和真核表达
- 16 细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7 程序性细胞坏死及其信号通路
- 18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性感染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19 细菌间的通讯与细菌的致病性
- 20 柯萨奇病毒B3型诱导的免疫偏离与心肌炎发病关系的研究